2021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勢態及方向 |
縱觀能源、原材料、交通、農業、機械、電子、紡織、建筑、醫藥、衛生、國防、環境保護、科研等各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儀器儀表的支持,它是信息化和產業化深度融合的源泉。儀器儀表全面覆蓋國民經濟和現代國防的各個領域。同時,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高技術產業,它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科技發展能力、促進現代國防建設、保護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過2020年跌宕起伏的角逐,儀器行業應該如何邁出“十四五”的第一步,行業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可以從中國儀器行業協會發表的《儀器儀表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看出。 該提案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戰略部署為指導,以滿足重點領域的需要,穩步提高行業整體水平為發展戰略。 建議詳細介紹當前行業的基本情況。包括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儀器行業銷售額增長、行業企業銷售額規模、進出口總額、產業地區發展等行業數據。“十三五”期間產業發展規模、產業格局、取得的成果等。同時供需差距明顯。總結和分析了行業主要股市競爭白熱化、產業軟件和高端產品大部分被外國產品壟斷、產業基礎保障能力弱、自主創新能力弱等發展瓶頸和突出問題,建議新形勢下2021年行業發展的態勢及方向: 第一,要充分發揮對科技產業發展的支持和主導作用。 第二,要把工業產品的質量提高到核心業務內容。 第三,及時適應數字變化,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是找準位置,找準機會。 第四,保持對產業基礎保障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底線思考。 第五,根據產業發展的現實和需要,明確產品開發和技術發展的重點內容。 第六,重視產業企業的準確定位、開發。鼓勵挖掘服務深度,提高用戶體驗。 在產品開發的重點方面,提出科學儀器和實驗分析儀器領域的飛秒激光跟蹤器、掃描電子顯微鏡發射、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譜和工業傳感器及核心部件領域的智能傳感器、無線被動溫度傳感器、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和儀器工業安全系統、大中型PLC、設備狀態監測診斷系統等多種儀器將成為產品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產業核心技術層面: 首先,產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和儀表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云平臺科學儀器和實驗分析儀器領域的儀器微流控制技術、微加工技術供應用儀器領域的高可靠性-高穩定性測量特性智能產品核心技術和產業傳感器及關鍵零部件領域的產品智能-芯片-多參數復合技術等將成為產業核心技術。在政策及措施建議層面,建議是通過統一部署,加強發展我國儀器產業重要性的戰略研究、預測及中長期整合計劃。 第二,加強共性、基礎性技術的研發,加快培養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相似的高效科技轉化機構。 第三是繼續加強對儀器儀表產業的政策及項目資金支持,改善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加強成果產業化要求。 第四是加快培養國內主要認證機構,提高權威和適用范圍,提高集中度,形成與外國認證機構同等的水平和能力。 第五,積極營造公平合理的市長/市場環境,只要市長/市場規則允許,就為國內契機提供更多的容錯和糾正錯誤的機會。 第六,加強對行業的宣傳力度,積極爭取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的關心。 作為業界相當權威的組織和機構,該建議由中國儀器協會廣泛聽取會員單位、分公司和行業領域相關機構的意見,并通過協會理事長聯席會議的專題討論和審議予以補充。對未來整個“十四五”期間的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并通過建議給廣大業界人士帶來更多的啟迪和思考,從而進行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