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周報(2025年5月19日-22日) |
1. 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 臺積電2nm工藝晶圓漲價10% 臺積電宣布因海外建廠成本上升及資本支出壓力,2nm工藝晶圓價格將上調至3.3萬美元/片(約合人民幣23.8萬元)。此次調價或影響英偉達、AMD等頭部芯片廠商的供應鏈布局。 小米發布首款自研SoC芯片“玄戒O1” 小米于5月22日推出采用臺積電3nm工藝的旗艦芯片,集成190億晶體管,性能對標驍龍8 Gen3。該芯片將首發于小米15S Pro手機及平板7 Ultra,標志著國產手機廠商在核心SoC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英偉達GB300 AI系統即將量產 英偉達宣布下一代GB300 AI系統將于第三季度推出,采用新一代NVLink Fusion互連技術,算力較前代提升顯著,進一步鞏固其在AI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 2. 市場動態與資本動向 半導體ETF持續吸金 國證半導體芯片指數近1年累計上漲46.52%,半導體設備ETF(561980)近10日獲超7000萬元資金凈流入,反映市場對國產替代及技術升級的長期信心。 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同比增長27% 2025年Q1半導體資本支出達歷史高位,AI驅動的先進邏輯芯片、HBM存儲及封裝技術成投資重點,中國大陸產能擴張增速居前。 3. 國產替代與行業趨勢 國產化進程加速 美國對華H20芯片出口限制倒逼國產替代深化,中信建投指出,AI與半導體技術融合將催生新增長點,本土企業通過“估值提升—國產化率提升”正向循環強化競爭力。 行業整合與挑戰并存 近期Wolfspeed、聚力成等企業因債務或產能問題陷入困境,反映行業周期性波動。機構建議關注設備材料、存儲芯片等復蘇賽道,把握并購重組機遇。 4. 企業合作與戰略布局 鴻海加碼美國封測廠 鴻海計劃投資40億美元擴建美國12英寸晶圓廠,并探索歐洲封測基地建設,強化車用芯片及衛星產業布局。 聯發科2nm芯片9月流片 聯發科首顆2nm制程芯片預計年底試產,性能提升15%,能耗降低25%,將挑戰高通、蘋果高端市場地位。 |